|
美术课程在孤独症儿童康复治疗中的积极作用 艺术课的好处
美术治疗方法逐渐介入特殊教育中,对孤独症及智障儿童的教育康复训练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美术治疗作为心理学、艺术学等学科交叉的产物,弥补了普遍运用语言疗法的不足,是一种可无语言意识形态交流的治疗方法,对孤独症及智障儿童较为适宜的方法。 在教育康复过程中,运用艺术形式和创作过程进行干预,以促进健康交流和表达,这种方式可以改善身体、情绪和社会功能,提高自我观察力,促进个人转变。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提高学生的艺术技能,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表达力和创造力,最终帮助学生康复,实现心理成长和精神整合。在实践过程中家长往往追求短暂的盲目的“形似”,而对学生“神似”视而不见。过分的要求学生认识一样事物到会画出这样事物的粗略复制,从而形成一种形而上学的简单思维是不可取的。 美术治疗已经从最初的医学、精神病学展至教育、心理保健等诸多领域。研究表明,美术治疗能有效地减少有严重攻击性行为儿童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增强智障儿童的机能水平,提高孤独症患儿与周围环境联系的能力,帮助后天脑损伤的儿童在感觉、语言或认知能力损伤的情况下,表达情感和想法等等。 语言性的治疗方法一般是作用于主管左脑的逻辑、推理、演算、判断等方面的能力,而大部分孤独症及智障儿童的语言交流处于弱势,受智力程度的影响及情绪困扰时,无法将自身问题正常的渠道加以表达。这时美术治疗是由大脑右半球所控制,直接处理图像信息,以视知觉进行思维,可以通过绘画表达压抑、焦虑、恐惧和孤独,绘画成为一个可行的抒发渠道。一条线、一种颜色、一个符号,都有所隐喻和每个儿童的特点。 美术治疗存在的问题和可预设的目标。在给孤独症儿童上课前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同一节课,学习同样的内容,对每个孩子要制定不同的要求和所要他们达到的目标,提问的时候也要制定不同的语气和问题,才能使每个孩子都能进步都能学习到适合自己的内容。美术治疗一般可实现目标有发展手部的操作技能,鼓励观察刺激想象力和模仿能力,识别环境发展社交功能的能力,能从控制材料和工具的使用上获得掌握事物的能力,鼓励自我认同,强调创意和提供有意义的经验等等。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鼓励特殊儿童长期的坚持接受美术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