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特殊儿童的特教老师是干嘛的,有什么体验?特教老师是做什么的,有什么体验,怎么说呢,最大的体验就是:这是个不完美的世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解决办法,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沟通;而特教老师都要接受这一切。 简单介绍下工作环境。特教老师一般在机构工作,一般来说机构无论大小都有个训课(一对一的训练)和大课(一对多或者多对多,但是师生比一般不会超过1比5),比如感统课(接近于体育课的形式)。至于音乐课、精细课、游戏课、感知觉课等等根据机构的不同安排也有不同。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个训教室,是上训课的地方同时也是老师自己的办公室和休息室,一个小房间。窗户呢,防盗网是一定需要的,有些孩子非常容易看见窗户就要往外爬,根本拦不住。还有各种卡片和玩(教)具。有的孩子爱甜有的爱咸,各种零食不能少。还有纸巾更是必备,孩子们一哭根本就停不下来。 可能大家对自闭症儿童并不了解,或者在日常接触中能碰到的其实更大概率都是高功能自闭症,所以会有着貌似和普通儿童区别不大的感觉。而实际上有高自然就有低。高功能可以和普通儿童一样进入普通幼儿园和全日制小学,融合得不错的例子比比皆是,但实际上这仅仅只是一小部分,这部分在特教老师的学生里大概也就是15%以下。 而大部分中低功能的孩子,大家却接触不到,他们都特在家里、机构里,甚至是精神病医院里。这一行面对的并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对特教老师的工作来说有很大一部分是针对家长的。 孩子的问题一般来说都能给家长造成精神伤害,而特教老师同时也是家长的心理疏导者,作为第三者视角帮助他们看请事实,并且教导他们该做什么以及该怎么做。 东莞特殊儿童康复中心 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吧。在东莞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一位特教职业生涯早期的时候教过的一个孩子,小辰(化名)这是一个典型的低功能孩子,5岁,没有任何语言和肢体语言,连最基本的自理都无法做到,无法自已进食以及大小便,也无法表达大小便,经常站着就拉在裤子里也浑然不知,然后家长去换。小辰也听不懂任何语言,双眼始终看着一个方向。针对他设置的课题都是最基础的,其中有一个是指令,这是语言理解的起点课题,例:你说“拍手”,他拍手。就这个“拍手”就教了3个月,每天两节个训课就这指令重复了二百来次,一共一万多次吧,没有教会他。三个月后,家长申请了换老师,由另一个陈老师来教。 2个月过去了,突然有一天陈老师说他会拍手了,说完之后陈老师目不转睛地看着窗户,然后一一两行眼泪忽然唰地一下落了下来,她设哭,只是眼泪飚了出来。我现在都能记得她眼词打在我个训室塑胶地垫上的声音,过了一会我俩依然沉默,然后她擦掉眼泪出去接着上课了。之后我也有课,路过音乐教室的时候,她依然笑着带着孩子们做着节奏小游戏,和平常并设有任何不同。 照理说陈老师敲开了小辰前进的第一步,故事应该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了,可是过了一个月小辰就退学了,因为家庭负担太重而且我们也没有让他开窍(家长的原话)。这就是低功能儿童,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孩子是大家日常无法看见的,他们只能待在家里或者特殊的福利院这样封闭而局限的环境,他们在设有人照看的情况下随时随地都会有生命危险。 这就是这个世界不完美的部分,不是所有的自闭症儿童都可以通过千预来改善,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解决方法。哪怕机会接近于零,作为特殊儿童的特教老师也要尽全力去做,去尝试,让他缩小和其他孩子的差距,哪怕只有一点。这就是特教老师的工作,工作就应该认真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