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1189-7516

东莞市虎门手拉手潜能开发中心

国内非盈利自闭症训练机构

首页 >> 康复资讯 >>园区资讯 >> 自闭症儿童训练需要切记的社交元素有哪些?
详细内容

自闭症儿童训练需要切记的社交元素有哪些?

自闭症儿童成年的预后有5种可能性:拥有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在轻度帮助下拥有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在保护和支持下生活、学习和工作;居家生活自理;居家生活不能自理。

现在有一个现象是,被诊断为自闭症的孩子超过一半智力没有问题,并且部分孩子在某些方面的能力还很强,但是他们长大后大部分人却还是很难达到最好的预后。

为什么?根据研究以及我们的经验和观察,主要原因还是自闭症人士的核心障碍——社会交往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所以我很强调:在针对自闭症儿童的训练中,必须以社交改善为核心(也包括根据IEP评估所发现的其他缺陷领域)、以结构化教育为框架,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干预(同时注重随机化的训练)、以ABA作为达成社交改善的干预的基本手段(并非唯一的手段),在家庭和自然(也包括在机构)生活环境中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训练。

但目前,很多自闭症训练强调系统性训练,尤其是注重语言、认知、运动、生活自理等训练,尽管也说要注重社交沟通训练,但实际上社会交往干预还是未被特别强调,很多家长和一些机构或许还没有掌握社交沟通训练的具体手段。

比如,我们有时候会用行为分解训练(DDT)和其他ABA的方法。如用奖赏(正性强化、负性强化)、消退、渐隐、泛化等方式,让孩子学会了刷牙、洗脸;通过练习串珠子,让孩子慢慢学会了数字的概念;让小朋友学会了摆积木,孩子已经可以摆出很漂亮的积木造型我们训练孩子拍球,孩子可以一次拍100个甚至更多,这说明孩子的生活自理、认知、精细运动、粗大运动平衡感得到了改善。

但这些是训练的主要目的吗?的确,这些都是,包括自闭症和正常孩子应有的活动,而且是必需的、非常重要和有趣的活动。但针对患自闭症的孩子,开展这些活动时,除了达成孩子全面发展的目的,最重要的还不是上述的生活自理、认知、自理、运动、认知能力。

因为多数自闭症儿童成年后致残不是因为这些方面的不足,而是社交障碍,因此,我们务必要在这些活动中强调伴随的“社交元素”!

例如:为了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我们会按照结构化的方式去设定早上起床的流程:❶从床上爬起来→❷上厕所→❸回房间穿衣服穿裤子穿鞋子→❹去卫生间刷牙洗脸→❺到客厅自由活动→❻吃早饭→❼出门去机构训练。这七个起床的步骤要按程序来进行,每天这么做,长此以往,孩子就学会了早上起床的程序。

也许有一些家长会说,会不会导致刻板啊?没有关系,先把程序练出来,以后再训练灵活性,其目的是减轻家人对孩子的照料程度,让孩子具有生活自理能力。

这对孩子的现在和未来都很有用。也许可能孩子到了30岁、50岁还是一名社会意义上的残障人士,但是至少可以通过这些早期的训练保障他过着有规律的生活。

但,如果仅仅是让孩子去将这七个步骤完成得很好、很熟练,我认为这样的训练是有欠缺的,因为我们好像没有在这个过程中看到“社交元素”,没有体现社交沟通这个核心问题。

我们建议,家长要做一点功课,看看是否可以给上述每个步骤都加入一些情节,将“社交元素”嵌合进去,这就达到了随时随地训练孩子社交能力的目的。

例如:

❶起床:叫孩子的名字,胳肢胳肢,让孩子醒来,说“天亮了”等等,唤醒孩子。(替代过去掀被子、抱起孩子的做法)。

❷上厕所:唠叨“上厕所喽”或“尿尿喽”,然而,走到卫生间门口,发现里面有人(爸爸),我们就说“等一等”,这里体现了”轮流”这个社交元素。

❸穿衣服:拿出两件或三件衣服(有他喜欢的,也有不喜欢的),问”宝贝,你要穿哪件啊?”,孩子如果语言不好,可以拿出衣服,然后,用手指指给孩子看,让孩子自己做选择(说“红色”或指向他喜欢的衣服),这里练的是”顺着手指看”和“自己用手指指物”这个社交能力。如果孩子不会指,可以辅助,然后给予一个精神奖励(微笑、表扬等,这是ABA)。

❹刷牙:准备好不同的牙膏,其中可能有他喜欢的味道也有不喜欢的味道(或水杯、牙刷),放在较高的地方,让孩子够不着,然后问,”要那个牙膏?”,要求孩子说出或指出,说或指就是“社交元素”。

❺客厅活动(自由时间,让孩子自己玩):父母乘机完成自己的“生活自理”。

❻吃早饭:改变过去的匆忙喂饭的做法。我们知道孩子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把喜欢吃的放得离孩子远一些,不喜欢的放得近一些,让孩子说出“包子”或指向”包子”。

❼出门去机构训练:走到门口,不着急开门,让孩子去说“门”或“开门”,孩子不会说,我们帮他说,然后开门。

所以你看,生活中的一切常规、环节、行为和活动过程都可以加入社交的元素。

家长也许觉得这也“太折腾了吧”,是的,挺折腾,自闭症训练中,还真的需要折腾。如果您觉得没有那么多时间,您至少可以在某一个环节去这么做,下次再在另外一个环节去做,之后把这些环节串起来,也无妨,这也是行为分解训练(DTT)。

但是,如果家长认为,这样的话,去机构训练就会迟到,那么我就要问”带孩子去机构干嘛?”不是去训练吗!而现在我们做的就是训练啊,而且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自然,强化物(奖励)是“自然的、孩子期望、喜欢的好结果),而且连所谓的“泛化“也省了,因为这就是真正的生活。

我们不认为自闭症需要什么特殊的活动和训练,一个自闭症儿童每天要做的活动和普通儿童是一样的,如做游戏、玩玩具、户外活动、上街、去游乐场、同妈妈去买菜、交朋友、讲故事等等。普通孩子做什么,我们的孩子就做什么。当然还要针对孩子的评估,有针对性加强某项能力(例如精细运动或认知)的训练。

但我们要在每一个上述情境中都尽可能加入社交元素。在自闭症儿童训练当中这些看似普通的事情当我们认真的去做到的时候就不普通了。因为正是这种普通的日常生活才能让孩子们慢慢的融入其中,学会和正常孩子一样的生活。这就是我们要切记的社交元素训练。

微信图片_20190508115723.jpg

东莞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137 1189 7516
0769 81509213
- 龚老师
微信咨询龚老师
技术支持: 豪易网络 | 管理登录
seo seo